区域地层褶皱强烈、断裂发育,主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向:控制了地层与岩体的产出。岩浆侵入岩主要发育在区域二叠系地层的南北两侧,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类,呈岩株状产出??笄段谖捶⑾秩魏紊畛汕秩胙?距矿床最近(9km)的岩体为马鞍子黑云二长花岗岩。
大井矿床成矿模式如下:
1)矿区深部在两类不同岩浆体系的复式岩浆房:相对高硅富钾的花岗质岩浆和相对低乐贫钾的英安-闪长质岩浆,分别对应晚期浅成-超浅成相的罪细岩和次火山斑岩类两大脉岩群。
2)富含锡的残余花岗质岩浆进一步的演化分异出富Sn热液、沿前期罪细岩侵位通道附近向上运移沉淀,形成脉状锡矿体(锡石-石英-毒砂-萤石组合)
3)断裂的再次活动,是先成锡矿脉碎裂,并被来自深部英安质岩浆源分异演化出的富铜多金属流体充填胶结,并形成新的铜多金属矿脉。由此,形成了两类岩浆分异演化出的两种成矿流体同位叠加成矿?;鹕蕉舷菖璧乇卟慷下 鲅曳⒂?、两类共存脉岩及其蚀变特征,可作为寻找大井式锡—铜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标志。
张会琼,王京彬,王玉往,王莉娟,龙灵利,廖震.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脉岩的成矿与找矿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1,第47卷(3): 34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