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原辽宁省昭乌达盟地质队204分队在地质勘探时发现了古矿道,随即引起考古学界的关注。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曾到遗址考察。1976年7月,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同林西县文化馆共同对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主要遗存集中分布在山冈和坡地上有采矿坑、冶炼坩锅、工棚建筑遗迹等。据试掘发现,古铜矿遗址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地表可见的露天采矿坑道47条,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开采长度约1570米,其中最大开采长度200米,最大开采深度20米,最大开采宽度25米。
据放射性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大井古铜矿遗址的年代为距今2970±115年,属辽西地区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相当于西周时期。该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采、炼硫化铜矿石的遗址,也是我国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利用共生矿直接冶炼青铜合金的遗址,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冶炼含砷青铜的遗址。大井的铜矿石含共生的锡石,以及在林西附近发现埋藏锡矿砂的事实,为破解我国商周时期制造锡青铜所必需的锡矿来源这一千古之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大井铜矿遗址的发掘研究,为探索中外冶金技术交流,确定辽西对中国文明发展的作用,研究古代北方民族的物质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井古铜矿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