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中央批准开发建设铜官山铜矿,也就是如今的天马山金矿。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汇聚铜官山下,与党同心、与国同行,服务国家战略,成为铜陵有色建设的拓荒者、全国有色建设的引领者,他们用坚韧谱写了一段筚路蓝缕、步履铿锵的奋斗传奇,在荒山野岭建起新中国第一座大型铜矿。
天马山金矿于1986年开始兴建,初期形成200t/d的采选生产能力,之后又进行了上部矿段的扩建,形成了500t/d的生产规模,1998年进行了三期扩建工程建设生产规模至1500t/d,由于环保要求铜官山矿于2000年闭坑后,2003年底,由于资源枯竭,历经50多年风雨的铜官山铜矿实施政策性关闭。同年12月,一个新的企业在铜官山下孕育而生,它就是铜陵有色股份天马山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建成后采矿规模为900t/d,选矿处理能力1350t/d。
铜官山是铜陵人的母亲山,几十年的矿山开采造成了溪水浑浊、土地裸露,环境严重污染的局面。后来,铜陵市加大了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力度,特别是在大铜官山主题公园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土地整理、采空区回填、复垦绿化等分期治理的方法,并按照大铜官山公园建设理念,在恢复矿山生态的同时修建进出山道路、登山步道等设施,将铜官山打造成市民公园。昔日铜矿露天开采留下的巨型矿坑——“大洼宕”也得到了填埋,垃圾场变成了花园,多处植被也逐渐茂盛起来。但是还有许多山坡,尤其是在铜官山的西北坡,至少有二三公里的地段坡面仍然裸露在外,有的地方甚至是寸草不生,遇到恶劣天气也容易滑坡坍塌……铜官山从矿山露天开采、资源枯竭闭坑到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建设城市公园的历程,践行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新发展理念。但是,要全面恢复铜官山的植被,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1953年5月1日,铜官山冶炼厂炼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